9岁娃与两院士同框!只因他对科学的热爱
9岁娃与两院士同框!只因他对科学的热爱
9岁娃与两院士同框!只因他对科学的热爱
“很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小同学(tóngxué),你很棒……”5月24日,山东临沂平邑县,泰山学术论坛地球生命与环境演化专题会议现场,集体合影完成后,周忠和、徐星两位院士看望本次(běncì)活动年龄最小(zuìxiǎo)的参会者、9岁的小学生(xiǎoxuéshēng)邵锦轩(shàojǐnxuān),邵锦轩从裤兜里掏出他珍藏的宝贝——一块三叶虫化石。得到(dédào)了两位院士的肯定和夸赞,孩子有些激动,捧着化石的双手微微颤抖。
当天,泰山学术论坛地球生命与环境演化专题会议(huìyì)暨天宇自然博物馆二十周年馆庆会议开幕,两位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zhōuzhōng)和、徐星,分别受邀(shòuyāo)担任会议顾问、会议主席。邵锦轩(shàojǐnxuān)是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一名三年级学生,自幼爱好古生物学,从家长那里得知这个学术会议的信息后要求参会听课,邵锦轩的母亲联系会议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会议主办方答应了孩子的申请,按程序将邵锦轩母子正式注册(zhùcè)为(wèi)参会人员,9岁的邵锦轩成为本次学术会议最小的参会者,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现场(xiànchǎng)听取来自(láizì)全国各地的古生物学专家报告授课。当天一早,母亲开车带他从临沂市城区赶到平邑县。
据邵锦轩的母亲介绍,孩子在三岁时,在《动物百科》科普读物上看到奇虾(qíxiā)、三叶虫等古生物图画,喜欢上了古生物,当时孩子还不(bù)认字,她把古生物的名字一个一个读给孩子听,孩子认识了各种(gèzhǒng)远古昆虫(kūnchóng)、板足鲎(读音同后(tónghòu))、菊石、旋齿鲨等形态奇特、五颜六色的古生物。
“我(wǒ)想问,奇虾的祖先是爪虫类动物么?开腔骨类动物全是滤食的么……”当天学术会议现场上,邵锦轩在问答时间向寒武纪生物群主题报告的西北大学张兴亮教授提问,张教授带着惊喜的表情回答了(le)这位(zhèwèi)9岁小学生的问题,现场多次爆发掌声(zhǎngshēng)。
3岁喜欢上古生物后,邵锦轩对科学的热爱日益增长,上小学后,他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le)学习古生物学(gǔshēngwùxué)知识上,他阅读大量科普书籍,他把同龄孩子看(kàn)动画片的时间用在了看纪录片上:《蓝色星球》《地球(dìqiú)生命起源》……家长支持,专门为邵锦轩订阅了《博物》杂志。“我(wǒ)背了好多古诗。”邵锦轩自豪地说,爱好(àihào)古生物学没有耽误学习,而且因为读科普书籍,识字早、认字多,有助于语文等科目学习,自己(zìjǐ)经常能为所在学习小组加分。
“这(zhè)是个可喜的(de)(de)现象。”中科院(zhōngkēyuàn)院士(yuànshì)徐星表示(biǎoshì),近年来,他多次遇到积极参与古生物专业学术活动、现场听课的中小学生,作为古生物学家,他十分欣喜。周忠和院士说(shuō),人的兴趣禀赋千差万别,特别是青少年,有的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只要是对科学、对知识的兴趣,都是珍贵的,值得好好支持培养,往往可以收获惊喜。周忠和、徐星长期关注科普工作(gōngzuò),周忠和主编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卷,徐星科普文章《飞向蓝天的恐龙》入选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两位(liǎngwèi)院士听说有9岁小学生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现场听课,相约看望、鼓励孩子,助力科普工作。
(大众(dàzhòng)新闻记者 卢鹏)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